
资本金暴涨6倍!25万移民日本时代即将落幕
2025-08-07
日本房产限购下的海外买家:为何“买疯了”?
2025-08-142025年的港股市场见证了一场资本大迁徙。
截至8月初,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已突破8000亿元,超越历年峰值,8月5日,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234.25亿港元,为近一个月内第二次单日净流入突破200亿港元,堪称“扫货”港股的主力军。
这一数据不仅延续了年内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的趋势,更凸显内地资金对港股核心资产的配置信心。

01
南向资金加速涌入港股
创历史同期新高
2025年开年以来,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热情持续升温。
截至8月5日,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达8843.82亿港元,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去年全年水平,更创下历史同期新高。从单日数据看,8月5日净买入额达234.26亿港元,刷新4月以来单日纪录。
资金流向呈现明显偏好:恒生科技指数ETF、腾讯控股、阿里巴巴等科技龙头成为“香饽饽”,而消费服务、能源等传统板块则遭遇减持。
这种“新经济加速聚集、老经济持续失血”的分化格局,折射出内地资金对港股结构性机会的精准捕捉。

02
制度与估值双轮驱动
香港市场为何成为资金“避风港”?
这股汹涌的南向资金并非无的放矢,是港股独特的制度优势与估值吸引力。
✔ 制度优势:连接中国与世界的“超级联系人”
作为全球唯一同时连接内地与国际资本的金融市场,港股既享有中国资产的重估红利,又具备国际市场的流动性与透明度。
港交所推出“科企专线”,“A+H”上市模式持续升温,沪港通、深港通机制的持续优化,尤其是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占比提升至23.2%,进一步降低了资金跨境流动的门槛。

✔ 估值洼地:全球资本的“性价比之选”
港股的高股息资产成为险资“避险增收益”的核心选择。
六大国有银行H股平均动态股息率达5.51%,较A股高出0.94个百分点。叠加险资税收优惠(持有H股满12个月股息免征企业所得税),实际收益显著高于其他投资者。
而科技板块估值更具吸引力,恒生科技指数前瞻市盈率约22倍,不足纳斯达克同类估值的一半。

03
港股后市估值仍具吸引力
三大动能支撑港股吸引力持续释放
从资金流向到制度红利,港股的吸引力已得到市场验证,而三大长期动能将推动其价值进一步释放。
👉 互联互通深化,增量资金可期
ETF互联互通计划扩容、人民币货币期货成交量同比大增43%,以及港交所”科企专线”的推出,为更多国际资本进入港股提供通道。
数据显示,2025年通过港股通流入的北向资金中,海外机构投资者占比已提升至42%,显示国际资本对港股的配置需求持续升温。
👉 市场改革激活生态,创新企业集聚
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,同比激增695%,特专科技公司上市便利化措施,吸引全球创新企业集聚。
以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,正成为港股市场的新生力量。
👉 低利率环境下,高股息与科技龙头双重支撑
全球低利率环境下,港股高股息率金融股、稳定收益的公用事业股成为避险优选;而腾讯、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的业绩修复,更将支撑估值扩张。
数据显示,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近一年涨幅达18%,显著跑赢大盘。

南向资金的疯狂”扫货”,既是市场对港股价值的认可,更是对中国资产重估行情的深化。
在制度优势、估值洼地的双重驱动下,港股有望继续扮演“全球资本桥梁”角色,为投资者提供跨市场、跨周期的配置机遇。
如果您有意投资港股,欢迎垂询!